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快报 » 行业动态 » 正文

甬乡追忆“双料”院士郑哲敏:一生家国情 光华永存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1-03  浏览次数:3
核心提示:  中新网宁波8月25日电(记者李典)初秋时节,浙江宁波月湖院士林中,银杏树绿意仍浓。22年前,回到家乡的郑哲敏亲手栽下其中一
   中新网宁波8月25日电(记者李典)初秋时节,浙江宁波月湖院士林中,银杏树绿意仍浓。22年前,回到家乡的郑哲敏亲手栽下其中一颗,今已亭亭如盖,斯人却已逝。
 
  25日,甬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敏于北京逝世,享年97岁。
 
  “郑老一直关切着家乡的发展,他是宁波的骄傲。”忆起郑哲敏,宁波市科学技术协会秘书长施英语气中仍难掩悲痛。
 
  郑哲敏在宁波大学作“做人做事做学问”的专题讲座王礼立供图
 
  如许多“宁波帮”一样,郑哲敏的父亲从宁波去上海学做生意。其父亲低调务实,常教育子女勤勉好学、修身养性。家庭深刻影响了郑哲敏养成勤奋好学、正直做人的品格,其先后师从钱伟长和钱学森,被钱伟长称为“我最好的学生之一”。
 
  “抗日战争期间,郑老还回到宁波海曙樟村崔家岙的外婆家住过一段时间,那是一座二层小楼,有许多郑老的回忆。”施英说。
 
  1999年,当施英一行人探访郑哲敏时,这位老人仍挂念着家乡的点点滴滴。也是在这一年,郑哲敏和其他32位甬籍院士回到了宁波,在月湖种下了一片银杏林。
 
  20年后,当年的院士们再次来到月湖,曾经的树苗已长成参天大树。但那次,由于年事已高,郑哲敏并没回来,这也成为宁波乡亲心中的遗憾。
 
  郑哲敏(中)寄语青年学子王礼立供图
 
  作为中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郑哲敏对家乡的力学学科建设也是不遗余力地支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宁波大学成立之初,郑哲敏专程从北京赶回宁波,为这一学校提供了诸多支持。
 
  时任宁波大学创校副校长的王礼立师从郑哲敏,在接受采访时几度哽咽。“宁波大学的力学以传承中国科技大学的爆炸/冲击动力学为特色,而中国科技大学的爆炸力学专业正是由钱学森和郑哲敏开创建立和发展的。”王礼立说,“只要遇到任何学科上的问题,我们都会向郑先生请教,他从来都是知无不答。”
 
  2017年,宁波大学凭借力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王礼立激动地给郑哲敏写了封感谢信,“很快,郑先生就给我们回了贺信,鼓舞我们再接再厉。”
 
  “郑先生学问好,做人光明磊落。他曾经来到宁波大学作‘做人做事做学问’的专题讲座,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勉励学子。”受恩师影响与感召,今年87岁的王礼立至今仍在爆炸力学领域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郑哲敏(右)和王礼立王礼立供图
 
  2019年9月,王礼立和学生前往北京看望郑哲敏,“那时他的身体还不错,没想到那次竟然是最后一次见面了……”
 
  巨星陨落,但光华永存人间。“郑老曾说过,他的愿望是富国强民,他的一生就是在为这个愿望而奋斗。郑老的学术精神和家国情怀将会一直砥砺着我们后生前行。”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副院长王永刚说。(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 资讯快报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快报
点击排行